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浅析 论文

目前在我国城市的基本建设项目中,地下工程的数量及面积较以前有了明显的增加,尤其在民用建设项目的建设中,由于土地价格的上升,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高层建筑随之增多,而一般的高层建筑均设置地下室,另外利用公园广场绿地等修建地下人防工程,地下停车场工程也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高层建筑的防水是建筑产品的一项重要使用功能,既关系到人们居住和使用的环境卫生条件,也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探讨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高层建筑地下室外防水渗漏的原因

  隆德家园二期D号楼为带地下室高层,施工后发现地下室出现渗漏现象,经调查发现

,漏水均由地下室的混凝土结构薄弱部位渗漏出来。通过调查其它类似工程及向有施工经验人员咨询,得出如下结论,漏水的原因有三种:地下室混凝土结构的局部自防水失效、整体外防水层失效

、建筑细部构造不当。
(一)混凝土结构局部自防水失效的原因
  1、混凝土结构不密实。

  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漏振导致,模板板缝支设不严密产生缝隙漏浆

,形成局部混凝土不密实。
  2、混凝土本身产生裂缝。
  大体积混凝结构由于措施不当
,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裂缝、地基沉降不均

,引起底板开裂或墙体受力改变产生裂缝、在地下水的浮力作用下产生的结构变形开裂、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差、干缩等因素产生的裂缝等。

(二)整体外防水失效的原因
  1、整体防水的方案选择不合理。
  隆德家园二期选用的是渗晶防水,未能做到刚柔结合的原则。
  2、防水层材料不达标、施工中未按规范施工。

  3、整体防水层的薄弱环节在地下水作用下被切裂,形成整体防水层的破坏。

  4、地下室外墙进行外防外贴法施工

,当地下室出现较大的下沉可能导致防水层外的砖砌保护层变形断裂

,破坏了防水层。
(三)建筑细部构造不当导致的漏水原因
  1、当设备安装穿过地下室结构时

,若防水层与套管的细部做法不当或地下室自防水混凝土的支撑铁件或预埋件没有严格实施防止漏水措施

,导致预埋件与混凝土之间存在裂缝,容易产生漏水通道。

  2、后浇带、施工缝和沉降缝的施工构造不当、用料不符或施工过程中没有重点进行质量控制及特殊处理,容易引起漏水。

二、高层建筑地下室外防水质量的相应控制措施
(一)整体外防水的质量保证措施

  设计单位必须根据建设单位对地下室的功能要求、地下工程结构的实际特点及所处环境的要求,在防水设计上坚持多道设防、刚柔结合、综合防治的原则,采用性能好质量可靠的新型防水材料这是提高防水工程质量的保证。

  要严格审查施工队伍的资质与业绩,选择一支技术水平高,素质好的防水工程施工队对保证防水工程的质量很有益处。

  工程施工前防水材料进入现场,必须检查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出厂合格证及准用证,还需经抽样送试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方要派专人进行工序把关验收,应跟踪进行工序质量监控,每道工序经过验收合格后,报监理验收合格,方可转入下道工序。基层的处理,结合层及防水层的施工都要特别注意,每一道工序出现纰漏都会造成防水的失效。在施工完的地下建筑工程外墙防水层外,贴80mm厚聚苯板,砌筑120mm

厚砖保护墙,紧贴防水层,保护墙要求必须与侧墙在同一结构砼之上,防止结构下沉时,外墙下沉不同步,拉裂破坏防水层。这一方法能够对防水层做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二)混凝土结构局部及建筑细部构造的质量保证措施

  1、地下室整体防水的核心是抓住结构自防水,不使混凝土局部自防水失效。

  所谓结构自防水,

其核心就是要最终浇筑成的结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满足抗渗、抗侵蚀,

结构致密且无有害裂缝。混凝土是多孔材料,

仅仅通过石子的连续级配、提高水泥用量和砂率、加入有机硅或减水剂等来减小混凝土的空隙和毛细孔隙,

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往往得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这是由于忽视了混凝土的致命弱点———收缩。尽管混凝土很致密,但干缩和冷缩(温差收缩)会使结构产生裂缝,,从而破坏结构的整体防水功能。随着砼外加剂应用技术的发展,砼防水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尤其是补偿收缩防水砼的出现,较好地克服了普通砼抗拉强度低,极限拉应变小的缺陷。

  地下结构砼渗漏问题始终是防水工程施工的技术难点,提高地下结构砼自防水能力是防水砼施工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混凝土应分层分段浇筑,减少由于不必要间隙缝和漏振造成的混凝土不密实。施工缝处浇注混凝土时,界面处要用与原混凝土相同水灰比的水泥砂浆进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