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随着旅游业一日千里发展,我国已跻身为世界旅游大国。可喜的发展趋势给中职旅游专业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因此,如何培养一批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市场急需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式、方法是非常多的,由于篇幅问题本文借鉴专家理论研究,有效结合自己多年中职旅游专业教学的实践经验,以如何有效开展实习教学展开探析。希望本观点能抛砖引玉,引来更多人及时关注中职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从而推进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
一、中职旅游专业实习教学的重要性
实习就是实践学习,是应该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中职旅游毕业生上岗前必经的专业技能的综合训练阶段,更是旅游专业实践教学的主战场。在增强旅游专业学生对旅游相关行业运作的深入了解,加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有效理解和实际应用,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和参与竞争的意识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习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飞跃。因此加强实习教学,落实实习环节,实现培养目标,提高人才素质是旅游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十分必要的。
二、正视中等职校旅游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问题
实践环节被忽视,实习基地无着落。当前有为数不少的学校还是不重视实践(习)环节的,存在认为这些都是形式,可有可无。跟其他文化基础教育相比,有效开展实习教学目的不是很明确,措施力度有待提高,方案简单,没有足够时间保证,实习设施不齐全,实习基地不巩固(有的无着落)。部分学校缺少校内必备的实习场地,学生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培养受到很大影响,实习目的和方法有待改进。普遍存在学校把实习生作为廉价劳动力提供给旅游企业使用。如某些旅游公司把实习生当作廉价的送票员(跑腿)、卫生员(打扫办公场地)、邮递员(分发报纸信件)使用,对具体业务不予指导。有的学校则放任自流,让学生自找单位实习,缺乏必要的实习指导和具体明确的目标要求。
三、中等职校旅游专业有效性实践教学探究
实习教学是中职旅游专业实践体验一项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学生全面实践,接触社会,成为一名旅游企业优秀员工必不可少的过程,是学生开始职业生涯重要的第一步,是学校达到培养目标和造就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所以学校应充分重视,抓好实习教学环节,规范实习管理,增强实习教学的指导性、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实习可分为两部分:校内(模拟实习)、校外实践(习)。
㈠校内:学校应积极开展有明确目的的实践活动,专业课教师的应深入一线指导,并及时总结反思活动效果。每堂实习课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要求、程序、内容、参加人数、分工合作、活动过程安排、活动记录、活动之中的指导与活动后的评价等等。按计划目标分组、分部门,轮流换岗。学校可根据酒店管理专业培养高技能、高素质、懂管理人员的目标和实践能力素质结构要求来设置实践课程模块,注重培养专业技能优势。同时,校内实训室是学生认识、接触旅游酒店行业的一个平台,是培养学生综合技能和素养的摇篮,因此学校从上到下都应该认识到实训室不仅是学生学习技能的场所,同时也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打造合格酒店职业人才的基地。全程实习结束后,指导教师还要会同旅游企业领导对此次实习做出全面总结,最好对每一位实习学生作一个客观的评价,并给学生提出有利于全面发展的合理化建议。另一段的实践即师生走出校门,到指定(或合作)的旅游企业进行具体的业务操作实习(实践)。
㈡校外:①筛选实习单位。旅游专业实习单位多且杂,有酒店、餐馆,有旅行社,也有旅游景区,还有农家乐等各类旅游企事业单位,实习单位分布广,且档次规模不一,所以学校应从档次规模、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比较,选择几家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学生的实习点,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遵循互利互惠的原则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②实习指导与教育。实习前学生往往对实习的工作和生话理想化,对初入社会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缺乏心理准备,以至在实习中偶遇挫折便灰心丧气,甚至逃之夭夭。因此,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实习制度,有效落实日常考评工作,撰写专业实习报告严格要求,定能从不同程度上让学生在实习期间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③加强学生在实习期间专业探究能力的培养。指的是实习学生在专业教师或企业“师傅”的引领下自主、合作、积极探究的一种学习方式。随着我国经济、国内饭店业发展迅速,对旅游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不只停留在具备良好的服务技能上,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