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对教育的启示 (一)引导“个性化教育”思维
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这需要高职教育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切实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构建个性化教育环境,但如果教育者缺乏获取和分析信息的方法和手段,缺乏大数据时代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就不能真正审视学生的需求。而大数据时代个性化的思维方式能够通过高新技术和数据分析找到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课程、教师、校园,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教育”。
(二)拓展了教育评价的思路
大数据时代新的思维方式为教育评价提供了崭新的思路。第一,扩大了教育评价的范围。教育评价除了对学生进行评价,还涵盖了对诸如课程、教师、学校等对教育活动进行整体评价,形成了多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模式。第二,形成了发展性教育评价观。强调从学生的个性需求出发,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大数据积累。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的特点、喜好以及行为方式,要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海量信息进行收集、评价,这是实现发展性教育评价的一大难题,但是已经为教育的综合评价开拓了思路。
二、大数据时代教育教学新模式
(一)创新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
当今,海量网络信息资源促使传统教学必须进行变革,从目前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来看,资源素材的数量不多且相对比较单调,仅提供了如教案、PPT课件、练习题等,没有很好地把握学生的需求和个性特点来进行整合建设,从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出发,笔者认为,衡量一个校园资源库的好坏、资源的多少不是评价的关键,而应当以是否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依据。因此,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资源库建设中,必须从学生角度出发,创新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提供短小精悍的“微课”资源、“电子书籍”“在线题库”等资源,构建优质资源支撑下的教育教学平台,通过平台大数据反映教育评价对象在每时每刻的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微观表现,从而进一步指导资源建设的优化。
(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在实践过程中结合《Photoshop》课程,尝试采用先进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其基本实践环节如下。
1.创建课堂教学资源。首先,课前通过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构建课堂教学资源,包括微视频的创建、练习题的设计、任务的发布等,在制作过程中根据数据信息充分考虑学生的想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2.学生前置学习。学生课前随时展开对微课程的学习,通过教师录制的微视频以及数字化学习平台实现自我前置学习,教师通过分析数据平台信息课前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并提供知识引导,从而实现教育的个性化。在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实施翻转课堂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我学习意识的提升,否则翻转课堂的效率将大打折扣。
3.组织课堂活动。教师针对学生特点设计制作“微课”视频传递给后,必须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前置性学习,这是保证高质量课堂活动良好开展的基础,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的角色已经从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学生们已经通过微课解决,不同的学生针对微课学习有不同的想法和问题,这让教师在课堂上能更有效地与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沟通,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参与到学习小组中,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进行个性化指导。通过课堂实践,观察到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借鉴,互动更加高效。当学生们慢慢接受这种教学方式,他们也开始认识到,自己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堂活动的变革真正培养了学生探究式学习和自我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平台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在课前完成的情况下,经过教师课上点评,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提出更好的改善方案,学生在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夯实知识点,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最后成果上交平台,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学习。
三、大数据时代高校教师信息化素养建设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趋向颠覆,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也将受到重大挑战,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具有更高的信息素养。
(一)高校教师应具备的信息化操作技能
第一,熟练掌握常规教育媒体的特性、功能以及操作方法。第二,能够熟练、准确、快捷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第三,能有效整合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与课程内容于一体。
(二)培养高校教师良好信息素养的策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