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要点分析 2017毕业论文下载

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的特点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特点对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会产生很大影响,所以,要想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必须首先对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特点进行充分了解,才能展开有针对性的控制与管理,以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1.1   施工质量波动较大
  一般工业生产过程采用固定流水线操作和规范化的生产工艺,进行完善的质量检测,还拥有稳定的生产环境和成套的机器设备,因此,一般工业产品质量相对稳定,合格率有保证

但是建筑工程由于施工环境很难控制,操作完全在露天情况下进行且影响因素较多,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个工程项目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地质条件、水文气象、工程设计、材料品种、规格和质量、施工方法和技术、操作失误、机械故障及建设周期等,都可能对工程施工质量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1.2   竣工验收存在局限性
  一般的工业产品完工后,通过最终的检验就可以判断出产品质量的好坏并完成验收,而工程施工项目的竣工验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其不能像一般的工业产品一样可以拆卸进行检验或者更换损坏部分

如果施工质量存在问题,必将影响整个工程,所以对于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不能仅依靠最终的竣工验收环节,必须注意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防患于未然

1.3   质量评价方法的特殊性
  与一般工业产品质量评价方法不同,建筑工程质量评价主要按照检验批次、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依次进行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要点
2.1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是建筑工程企业为了保证施工质量,科学运用系统的方法和措施,将施工单位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控制职能和活动合理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既相互协调又相互促进和制约的有机整体

可以说,质量保证体系是建筑施工企业的一种内部管理手段,其对于施工单位施工质量的提高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首先,必须根据工程项目特点确定质量控制的要点和环节,同时明确各个质量控制岗位的职责和权限,保证质量控制的正规化,在工程施工开始时,应首先进行施工方案的技术交底、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制度的再次核实等

  其次,建筑施工单位应实行工程分管,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应包含副总经理领导下的总工程师、工程质监部门和施工部门三个级次,其中副总经理就项目施工质量和核心技术对总经理直接负责;工程质监部门主要负责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同时协调和检查施工部门的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最后,当前建筑单位普遍存在施工方案编制过程的程序化、形式化和工作的表面化等弊端

施工方案是否正确和务实直接关系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好坏,可以说,一份不切实际的施工方案会毁掉整个项目

因此,当前施工单位必须重视施工方案的制作环节,对于各个环节必须反复论证,必须保证施工方案切实可行,做到”施工方案→技术→质量控制”三个环节有机融合

2.2   做好事前预防和事先指导
  施工单位在人员配备、技术培训、原材料的检测程序和质量控制等环节必须加强管理,做好事前预防和事先指导,将各种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事先交代

  对工程所需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查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性环节,首先必须明确施工材料的检测程序、方法,明确提出对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和相应的技术标准

对于已经进入施工场所的材料必须进行”双控”检验,既要有质量保证书、出厂合格证明,又要有原材料复检报告

对于未经”双控”检验的材料或是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应及时清退出场

  施工人员必须加强质量意识,实行”三检”制度,即一道工序完工之后,必须经由施工人员、专职质量检验人员和监理工程师三方检验合格之后,方可开始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操作

在此过程中,监理人员必须充分发挥监督检查作用,不能抱有传统的”施工质检不分家”的错误思想,如发现工程质量问题,必须及时提出,要求相关人员进行整改,以避免影响后期施工质量或为整个工程埋下安全隐患

2.3   动态控制,事中认真检查
  事中控制过程中,必须做好”四勤”,即眼勤、手勤、口勤和脑勤

眼勤,即施工和质量管理人员必须按照相关工序的进展,对现场施工质量和进度充分了解;手勤,即质量控制中如发现可疑问题必须及时进行记录并向相关负责人及时反映,彻底杜绝安全隐患;口勤,即项目施工前必须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进行提醒,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脑勤,即施工中如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