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民建施工的工序质量控制的内容 进行工民建施工的工序质量控制时,应着重于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严格遵守工艺规程 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是进行施工操作的依据和法规,是确保工序质量的前提,任何人都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
2.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 工序活动条件包括的内容较多, 主要是指影响质量的五大因素:即施工操作者、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等
只要将这些因素切实有效地控制起来.使它们处于被控制状态.确保工序投入品的质量.避免系统性因素变异发生,就能保证每道工序质量正常、稳定
3.及时检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 工序活动效果是评价工序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尺度
为此,必须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对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动态
一旦发现质量问题,随即研究处理,自始至终使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满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4.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 控制点是指为了保证工序质量而需要进行控制的重点、或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以便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进行强化管理,使工序处于良好的控制状态
二、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质量控制点设置的原则,是根据工程的重要程度,即质量特性值对整个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来确定
质量控制点的涉及面较广,根据工程特点.视其重要性、复杂性、精确性、质量标准和要求,可能是结构复杂的某一工程项目.也可能是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某一结构构件或分项、分部工程.也可能是影响质量关键的某一环节中的某一工序或若干工序
总之,无论是操作、材料、机械设备、施工顺序、技术参数、自然条件、工程环境等,均可作为质量控制点来设置,主要是视其对质量特征影响的大小及危害程度而定
兹列举如下: 1.人的行为 某些工序或操作重点应控制人的行为,避免人的失误造成质量问题
如对高空作业、水下作业、危险作业、易燃易爆作业,重型构件吊装或多机抬吊.动作复杂而快速运转的机械操作.精密度和操作要求高的工序.技术难度大的工序等,都应从人的生理缺陷、心理活动、技术能力、思想素质等方面对操作者全面进行考核
事前还必须反复交底.提醒注意事项,以免产生错误行为和违纪违章现象
2.物的状态 在某些工序或操作中,则应以物的状态作为控制的重点
如加工精度与施工机具有关;计量不准与计量设备、仪表有关;危险源与失稳、倾覆、腐蚀、毒气、振动、冲击、火花、爆炸等有关,也与立体交叉、多工种密集作业场所有关等
也就是说.根据不同工序的特点,有的应以控制机具设备为重点,有的应以防止失稳、倾覆、过热、腐蚀等危险源为重点、有的则应以作业场所作为控制的重点
3.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某些工序,更应将材料质量和性能作为控制的重点
如预应力筋加工,就要求钢筋匀质、弹性模量一致,含硫(S)量和含磷(P)量不能过大,以免产生热脆和冷脆;N级钢筋可焊性差
易热脆,用作预应力筋时,应尽量避免对焊接头,焊后要进行通电热处理,又如,石油沥青卷材,只能用石油沥青冷底子油和石油沥青胶铺贴,不能用焦油沥青冷底子油或焦油沥青胶铺贴.否则.就会影响质量
4.关键的操作 如预应力筋张拉在张拉程序为,要进行超张和持荷2min
超张拉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混凝土弹性压缩和徐变,减少钢筋的松弛、孔道摩阻力、锚具变形等原因所引起的应力损失;持荷2min的目的,是为了加速钢筋松弛的早发展.减少钢筋松弛的应力损失
在操作中,如果不进行超张拉和持荷2min,就不能可靠地建立预应力值;若张拉应力控制不准,过大或过小,亦不可能可靠地建立预应力值,这均会严重影响预应力的构件的质量
5.技术间隙 有些工序之间的技术间歇时间性很强. 如不严格控制亦会影响质量
如分层浇筑混凝土,必须待下层混凝土未初凝时将上层混凝土浇完,卷材防水屋面,必须待找平层干燥后才能刷冷底子油,待冷底子油干燥后,才能铺贴卷材
6.技术参数 有些技术参数与质量密切相关,亦必须严格控制
如外加剂的掺量,混凝土的水灰化,沥青胶的耐热度,回填土、三合土的最佳含水量,灰缝的饱满度,防水混凝土的抗掺标号等,都将直接影响强度、密实度、抗渗性和耐冻性,亦应作为工序质量控制点
7.常见的质量通病 常见的质量通病,如渗水、漏水、起壳、起砂、裂缝等,都与工序操作有关.均应事先先研究对策,提出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