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学生的学习风格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一、前言
学习风格是学习倾向和学习策略的总和,也是学习者带有自己的个性特征、持续一贯的学习方式


不同的学习者,他们的学习风格也就会各自不同,在解决问题、记忆、思维、注意、感知等方面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独特性和稳定性

大量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高职学生的学习风格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较大,成功的学习是学习风格与教学风格二者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结果

二、学习风格理论阐述
“学习风格”这一概念首先提出是在1954年,由Herbert Thelon教授(美国学者)提出,之后引发了教学论、学习理论、教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学者的关注

关于学习风格的定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认知技能发展取向、教学偏好取向、学习定向取向、学习过程取向四种

Kolb教授(基于学习过程取向的研究者)认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行动以产生新经验、形成抽象概念、反应和观察、具体经验四个学习阶段的行为表现;Keefe教授(基于认知技能发展取向的研究者)认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如何感知信息的真实反映,也是学习者特有的生理行为、情感行为、认知行为;Dunn教授(基于教学偏好取向的研究者)认为:学习风格是学生对于课程内容进行记忆、内化、处理、集中的学习方式,也是个人对生理、环境、社会、物理多方面的刺激而形成的偏好方式;Entwistle教授(基于学习定向取向的研究者)认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长期以来坚持某种学习策略的倾向或者偏好

本文采用谭顶良教授的“关于学习风格”的定义,选择基于学习定向取向的学习风格,即认为学习风格是学习倾向和学习策略的总和,具有稳定性、独特性的特点,兼有个性和活动两种功能,也是学习者带有个性特征、持续一贯的学习方式

三、高职学生的学习风格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里德(Reid)对感知学习风格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她认为人们通过不同的感官进行学习, 每个人都有自己偏爱的感官学习方式

其中最为符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的基本上有六种,即:个体型( individual- oriented)、群体型( group- oriented)、视觉型( visual)、触觉型( tactile)、动觉型( kine-s thetic)、听觉型( auditory);维立格( Willing) 归纳学习风格有四种,分别是主动型( active)、被动型( passive)、整体型( holist )、分析型 ( analytical) ,每两种风格形成一种类型的学习者, 分别为交际型( communicative)、具体型( con-crete)、分析型( analytic)、权威依赖型( authority- oriented)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六种主要的高职学生学习风格

(一)语言型学习风格
语言型学习风格类型的学习者喜欢说话、喜欢写作、喜欢阅读,她们可以很轻松地就就记住细节、人名、时间、地点,还可以对别人所讲的话进行准确地复述

语言型学习风格的学习者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读、听和说

这类学习风格的学生希望获得成功,也希望对自己真实的学习能力进行检验,但是他们过于依赖教师提供的指导或者学习材料来对学习活动进行管理,会采用事实记忆、机械记忆等深层加工策略或表层加工策略,这类学生往往在记忆多的课程成绩较好,但是对于要求独立操作、独立完成的效果却不佳,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逻辑明确,重点突出语言训练

(二)社交型学习风格
社交型学习风格的学习者是很好的领导者,也很善于与周围环境打好关系,他们能够对各种社会环境及时适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全身心投入、善解人意、耐性较强,他们特别适合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在学习中充分享受到人与人之间分享的乐趣和交往的乐趣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为他们营造出一种舒适的社交型学习环境

(三)逻辑思维型学习风格
逻辑思维型学习风格的学习者基本都是男生,他们偏向于喜欢和数学有关的课程,他们在提问时,总是喜欢追问多种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对于逻辑思维型学习风格的学习者而言,最好可以通过图表、归类、分类等方式来教学学习

教师可以指导这类学生指出事物间的关系或者制作图表来进行学习

(四)空间型学习风格
空间型学习风格的学生空间能力非常强,他们对于图画、几何、色彩较为明显,这些类型的学习者在思考解决难题上可能非常困难,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学习特性,对于复杂的问题可以多展示在纸上,并且可以配以绘画的方式

(五)自我型学习风格
自我型学习风格的学习者实际也就是独立型的学习者,他们能够独辟蹊径地来判断、理解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无需花过多的精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