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向,政之所求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一、我国政绩观的发展沿革  纵观古今中外,政绩观首先受制于政治指导思想,其次取决于社会现实状况,再者也受到官员自身认知水平的影响。新中国建立之初,以毛主席为首的老一代革命家以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把握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转变,倾听全国人民求和平发展、盼翻身作主的愿望,践行“以阶级斗争为纲,抓革命,促生产”时至今日,在社会经济各方面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昔日“经济中心论”的政绩观亦显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
  面对这一局面,党中央审时度势,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指导思想,十八大又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新布局,努力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建设之并举;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对如何全面深化改革,中央指出必须抓住两点不动摇:第一,“必须立足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第二,“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一重大战略”,即在认清现状的基础上不断发展。通过总结我国政绩观的演进历程,今日政绩观,其基本内涵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目标实现政绩。
  二、全面发展政绩观的现实外延
  全面发展政绩观的下,政绩观的具体外延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即:为谁创造政绩,创造什么样的政绩,怎么样创造政绩。
  (一)为谁创造政绩——明确政绩的服务对象
  首先明确“为谁创造政绩”这一问题,能在大方向上为政绩观的落实指明了方向,从而防止在“创造什么样的政绩”和“怎样创造政绩”中走歪路。政绩服务的对象就是官员自身,换言之,官员努力工作获得的成绩,往往是为了自己的晋升或嘉奖服务,这本无可厚非,然在现实中,由于传统政绩观的偏差,政绩在服务官员利益同时,却伤害了民众的利益。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之下,各地官员创造政绩最终服务的对象应该是谁?新一届领导人在十八大上给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促进经济的发展需要做到“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的福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将群众作为政绩服务的第一主体,做到为人民创造政绩。要做到这一点,不能空谈误国,需要落实于实践,其中需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差异性。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异巨大,因此各地民众的需求层次有着极大的差异性,领导干部必须以本地民众的需要为抓手,因地制宜。第二,动态性。民众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情况的变动而变,领导必须时刻保持与民众的联系,情报才能保持准确,施政才能“量体裁衣”。第三,参与性。选择适合本地区情况的参与方式,让本地居民参与到政绩的评价之中,追求“百姓说好、背后说好、任后说好”。
  (二)创造什么样的政绩——剖析政绩之内涵
  新政绩观的现实外延——双因素理论的分析路径。美国管理学家赫茨伯格在其著名的“双因素理论”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有两大类的因素影响着人们的热情,第一类是保健因素,满足这类因素能够消除不满;二是激励因素,通过满足激励因素,可以激发人们更加努力工作的热情。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讲,政府行为可以视为一种对公众产生影响的手段,通过采取符合大众要求的行动,提升公众对政府的满意程度,因为“统治者除了公众信念的支持,别无依靠。因此政府是完全建基在公众信念之上的”,这种信任来自于政府“可以为公益服务”。因此,在实现政绩时,选择“做正确的事比把事情做好要重要得多”,明确该做什么,是良善政绩的先决条件。对两者的界定与诠释如下。
  1.“保健型”政绩——消除政府形象的减分因素。结合双因素理论的框架,可以将公共保健因素理解为:领导干部把握社情舆情,及时发现民众认为政府应解决的问题,并采取行动,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来消除大众的不满。从保健/激励维度分析:处理成功者,危机得到有效化解,能够消减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在传统“对上负责”的政绩观之下,官员往往会将这类事件的处置视为自己的功劳,认为自己的行为维护了地方的秩序,保持了社会的常态,对“维稳”成功沾沾自喜,殊不知自己的行为大多“治标不治本”。再则,部分政府为了维护自身形象和权威,扭曲上级的意图,视“维稳”为头等大事,染上“维稳恐惧症”,导致许多领导干部面临问题时能推则推,能捂则捂,




欢迎投稿 职场/创业方向. 邮箱wangfzcom(AT)163.com:王夫子社区 » 民之所向,政之所求 2017毕业论文下载

    标签:

点评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