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简要地说,是世界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每个人都在特定的民俗文化背景下出生、成长,并在这种民俗环境中进行自己的工作与创造。民俗文化是一种心态、语言和行为的模式,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方式长期相对的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同时,民俗文化的变革也在不断适应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将旅游资源分为8个主类,其中H类为“人文活动”,HC为“民间习俗”亚类。世界旅游组织(UNWTO)对遗产旅游的界定是:“深度接触其他国家或地区自然景观、人类遗产、艺术、哲学以及习俗方面的旅游”,与“民俗旅游”或者“民族风情旅游”比较而言,遗产旅游的范畴更加广泛,但就旅游者而言,民俗旅游和遗产旅游都是针对特定地方民俗开展的旅游项目,它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俗事象或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突出的民族性和独特性,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鲜感,它的魅力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宁夏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其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底蕴丰厚。经过不断的民族融合与民族交往,宁夏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回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有蒙古、满、东乡等35个民族成分组成的自治区。宁夏具有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丝路文化、回族文化、西夏文化、沙漠文化、红色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2012年9月,国务院批复的《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规划》明确提出,将宁夏打造成为“特色鲜明的国际旅游目的地”,这为宁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促进民俗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宁夏具有良好的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
  一、宁夏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宁夏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关于做强做大文化旅游产业的决定》,确立了“宁夏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战略定位和“将宁夏打造成为西部独具特色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战略目标,《决定》也同时指出,“自治区文化旅游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在发展中还存在文化旅游资源特色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产业融合不深,资源整合不够,品牌不精不强,配套服务不足等问题”。目前,宁夏亟需加强对自身优势资源的挖掘,体现在高校旅游专业规划中,一方面,要将地方民俗文化知识作为课程设置的重要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课内外的有机融合,培养适合旅游产业当前发展趋势的实践性人才。
  根据宁夏旅游统计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全区共接待国内游客685.80万人次,同比增长13.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0.58亿元,同比增长18.6%。游客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被调查的游客中,对民俗民情感兴趣的占48.8%,对文化艺术感兴趣的占42.6%,对文物古迹感兴趣的占38.8%,对大漠黄河感兴趣的占33.7%,对饮食烹调感兴趣的占29.0%,对山水风光感兴趣的占27.8%,购买纪念品及手工艺品占40.6%。外来游客希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宁夏在全国的知名度,让更多的外地游客来亲身体验宁夏风情,本区游客希望进一步加强旅游景点的维护、游乐设施的扩建和新项目的开发。
  二、宁夏广播电视大学旅游专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宁夏广播电视大学旅游专业现状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2007年设立旅游专业,2016年3月该专业在籍生总人数为261人(其中酒店管理方向41人,旅游管理方向220人),占总在籍生人数(32


659人)的0.8%。全区26个教学点有7个教学点设有旅游专业,其中6个教学点有旅游管理方向。
  对旅游专业的在籍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问卷调查中,67%的学生认为目前旅游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82%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旅游专业设置宁夏民俗文化相关课程;73%的学生认为宁夏民俗文化相关课程应设置在专业选修课和实践课程中;9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邀请地方民俗旅游业界专家为学生讲授行业发展的新态势;91%的学生认为毕业实践应在自己感兴趣的旅游行业;87%的学生认为,如有机会择业,会选择旅行社和旅游景区;62%的学生认为专科毕业后再读旅游专业本科要看实际情况。
  (二)宁夏广播电视大学旅游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陈旧。广播电视大学专业课程设置有其特殊之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为国家开放大学(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设置;通识课、专业拓展课、综合实践可由各省级广播电视大学设置。整体而言,宁夏广播电视大学旅游专业课程设置近10年间无变化,课程设置较为陈旧,缺乏具有本地特色的民族文化



欢迎投稿 职场/创业方向. 邮箱wangfzcom(AT)163.com:王夫子社区 » 从民俗旅游的视角探索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 2017毕业论文下载

    标签:

点评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