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小农生活状况探究 2017毕业论文下载

西汉小农主要以自耕农和佃农为主,也包括依附豪强的佃客和流民。人们对西汉小农生活状况的了解,大多源于史书记载或后人转述,认为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过着“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1](P1137)的悲惨生活。但当时状况究竟如何,需要学者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以尽可能还原西汉小农生活的真实情形。
  一、西汉小农生活的基本情况
  在中国古代社会,小农是国家“编户齐民”的主体,是承担国家赋税徭役的坚实基础,他们通常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以农为主,耕织结合,兼营副业。西汉时期的小农大体是以“五口之家”[1](P1132)“一堂二内”[1](P2288)为主,其拥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日常生活基本是:“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1](P1132)。
  (一)西汉小农溯源
  关于西汉小农形成的渊源,贺昌群[2]在《秦汉间个体小农的形成和发展》一文中曾做过深度剖析,认为个体小农是从旧式奴隶制集体耕作中解放出来的,是保证新生封建生产关系的重要力量。在古代文献及辞书中,“小农”是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种庄稼的人,或参与农业劳动的生产者。如《说文解字》曰:“农,耕也”[3](P58),谓“辟土殖谷,曰‘农’”[1](P1117)。《春秋榖梁传·成公元年》讲到士农工商“四民”,集解曰:“农”为“播殖耕稼者”[4](P2417)。
  中国古代的小农产生,是从井田制下农民分地私有化开始的,而西汉的小农则直接脱胎于战国“授田制”制度下的农民。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先后进行了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变法运动,一方面加强国家中央集权;另一方面,大力改革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及民众的控制模式,由此催生出个体的、分散的小农阶层。西汉建立后,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统治者采取减田租、徭役、劝课农桑等一系列措施来鼓励生产,发展经济,一方面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劳动力;另一方面,也使多数奴婢、庶民、一般士兵得到一定数量的土地,成为自耕农。
  (二)西汉小农的居住环境和家庭结构
  从文献资料和出土的考古资料可大致分析得出西汉小农居住的环境。根据《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户律》记载的赐田宅制度:“公卒、士五(伍)、庶人各一顷”“公卒、士五(伍)、庶人一宅”[5](P52)可知,拥有一宅成为汉代多数民户的普遍情况。《汉书·王吉传》记载,王吉因“东家有大枣树垂吉庭中,吉妇取枣以啖吉。吉后知之,乃去妇”[1](P3066),由此可知,西汉时期的邻里之间单独成院,并隔以院墙。这一点也可以从已出土的汉代庭院遗址得以证实,如河南省内黄县三杨庄庭院遗址,“第一进庭院清理发现了院墙、南门、南厢房,第二进庭院清理发现了院墙和主房。庭院外还有一处小的建筑遗址,推测可能是厕所”[6]。
  西汉的小农家庭,通常属小规模的个体家庭或简单扩展家庭,家庭人数大致维持在“五口”左右。从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一书汇集的资料可知,西汉(公元2年)有12



233
062户,59594

978口,平均每户约为4.87口。[7](P4)
  二、西汉小农生活境况评析
  西汉小农由于其自身分散性、脆弱性等先天不足的特性,在国家赋税徭役、商品经济、豪族地主及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下,从事单一农业生产是无法满足家庭日常生活开销的,因此,其他副业的生产对补贴家用尤为重要。
  (一)西汉小农的生产经营情况
  在西汉小农的日常生活中,从事农业生产是其基本劳作内容。由于农业技术发展水平有限,粮食产量相对较低。晁错曾指出:“百亩之收不过百石”[1](P1132),由此可见,即使农民努力耕作,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及发展水平下,粮食产量提升幅度也极其有限。对西汉时期的小农生产者来说,仅靠农业耕作不仅无法应付官府的徭役赋税,更无法满足正常的家庭生活支出。迫于生计,他们必然要将一部分劳动和精力投入到副业生产中。当时,一些开明的地方官吏为了发展经济,安定地方秩序,也大力鼓励农民从事副业。《汉书·龚遂传》载:“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令口种一树榆、百本薤、五十本葱、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鸡。”“春夏不得不趋田亩,秋冬课收敛,益蓄困实菱芡。劳来循行,郡中皆有畜积,吏民皆富实”[1](P3640)。从该记载中可以看出,西汉小农的副业生产主要包括四方面。
  第一,桑麻与纺织。孟子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8](P5)男耕女织是自然经济的重要标志,也是小农最主要的、不可或缺的家庭副业。
  第二,家畜饲养。孟子曰



欢迎投稿 职场/创业方向. 邮箱wangfzcom(AT)163.com:王夫子社区 » 西汉小农生活状况探究 2017毕业论文下载

    标签:

点评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