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地区绿色物流的发展 2017毕业论文下载

21世纪,现代化、智能化及绿色物流成为物流发展的重要趋势,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皖北地区政府加大对绿色物流发展的支持力度,从各个层面保证绿色物流顺利发展。物流企业作为绿色物流发展的主体,要通过各种途径发展绿色物流,以提高自身竞争力。
  一、绿色物流的含义
  20世纪90年代初,绿色物流在国外被提出,但至今仍未形成统一的定义。逆向物流执行委员会在研究报告中将绿色物流的定义为:“生态型物流”,其内容主要包括物流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绿色物流体系和绿色物流法规等。
  我国对绿色物流的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物流术语》对绿色物流的定义是: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绿色物流是今后物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国内外重视绿色物流发展是全球化的需求。物流是服务型产业,在服务消费者的同时,也要坚持环境保护。从长远来看,绿色物流能为社会创造更多效益。
  二、皖北地区绿色物流发展现状
  皖北指安徽省北部,淮河以北的地区,包括蚌埠、阜阳、宿州、淮北、淮南、亳州等地。皖北地区地处中原,地理位置优越,东靠江苏,西连河南,南接皖中,有较好的物流资源。近年来,皖北物流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提高,成为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皖北地区物流业规模不断扩大,从2007-2016年,货运量至少增长了73%,货物周转量的增长速度已超越168%,包括运输、仓储、配送及连锁零售等与物流行业相关的经济增长值不断增加,成为皖北地区的主要经济产业之一。但物流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包括环境、物流成本等问题。
  三、皖北地区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空气污染
  运输作为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物流企业发展物流必不可少的环节。但目前,汽油作为货物运输的主要燃料,对空气污染非常严重。虽然我国已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电力等其他燃料在运输方面的运用,但相对汽油来说,新燃料成本高、动力不足,因此,物流企业更愿意选择汽油作为主要燃料。另外,汽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过度使用不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执行。
  (二)废弃物重复利用率低
  货物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转换,需要经过多次包装,皖北地区物流行业的包装材料主要有纸质和塑料。在包装技术水平低下、企业文化及物流基层操作员自身素质较低的影响下,多数员工重复循环使用包装材料的意识较薄弱,大多数包装材料都通过焚烧、埋土等方式处理,从而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三)物流企业文化无“绿色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从战略层面来讲,企业文化与企业的长期发展息息相关。皖北地区大多数物流企业的企业文化都倾向于“服务、效率、效益、团结”等,很少有物流企业明确提出绿色文化。物流企业文化的现状不利于培养员工的绿色意识,“绿色文化”缺失是皖北地区发展绿色物流的主要瓶颈。
  (四)物流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低
  皖北地区大多数物流企业只能提供仓储和运输服务,而关于物流环节的其他增值服务却收效甚微,如流通加工、库存管理等。在工商企业、物流企业和市场之间缺乏较完善的物流信息平台,不能及时更新、分享物流数据,使物流企业在订单处理、库存查询及货物跟踪方面的服务较弱。
  四、皖北地区绿色物流发展对策分析
  (一)政府应加大政府对皖北地区绿色物流发展的支持力度
  2016年以来,我国高层管理部门发布了多项推动现代物流的政策,同时,“十三五”规划精神也使物流业转型升级,促使其从传统物流向现代化物流、智能物流转变。政府部门应根据“十三五”规划精神和物流市场的现状,制定和完善相关物流法规。同时,政府还要加强对物流企业与其他有关部门的信息平台建设,通过技术引进、培训员工等方式,提高物流信息平台质量,尽量满足各个行业对物流的需求。
  (二)加强对物流企业的统一管理
  相关部门要针对物流企业建立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加大监督力度,在政府管理和市场管理的双重监督下,物流企业要转变产业结构,使用环保包装材料、选用节能运输工具和物流设备,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物流企业的统一管理有利于发展多式联运,多式联运手续简单、办事效率高,能实现共同配送、共同运输等,可以减少空驶和非满载现象,有利于环境保护,这也是皖北地区发展绿色物流的重要途径。
  (三)构建绿色物流体系
  在传统物流领域中,部门和行业之间的隔阂较大,造成物流资源利用不充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