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转型升级已经是我国企业不断取得发展壮大的必要措施,虽然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我国的企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信息时代的狂卷来袭,深刻改变着当今的经济环境和经济体制,不同行业的受众和受众需求也不断发生改变
如何能够把握信息时代的机遇,不失时机的进行自身的转型,是当前企业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
一、 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发展转型的内在动因
业务是企业发展的中心,因此笔者认为企业的发展转型在一定程度上所说的就是业务的转型,业务转型是企业取得持久发展的内在要求
接下来,笔者就从经济学的视角对企业发展转型的内在动因进行简要分析
(一) 消费者和市场对业务之间的价值均衡
众所周知,业务的最终目标是向消费者提供价值预期的,在提供的具体过程中,多数是通过服务和产品的形式
我们知道,业务本身是以业务水平为基础,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是作为需求方而存在的,他们在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和选择上,往往是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偏好,当然也包括自身的支付能力来确定价值的预期,进而判断哪一种产品和服务能够达到预期的业务目标
只有两者相互连接和吻合,才能使企业价值的传递正常运行和实现
还可以通过价值的均衡和转移思想,构筑业务为基础的企业价值均衡
(二) 业务与企业之间的价值均衡
业务对于企业来说,是价值的提供方,即通过把业务融入到企业之中体现价值的一方
而企业对于业务来说,是价值的需求方,因为它是从具体的某项业务中获得价值,同时也是投入要素的直接提供方,因为业务所需要的投入都要由企业所承担
在企业寻求具体的业务时,首先要明确具体的价值预期,进而选择能与企业业务相符的价值预期,进而以业务的成本水平为基础,对消费者的市场价值预期产生直接的制约
(三) 企业价值均衡动态分析
通过上述两点的介绍,我们可以得知企业的业务能力和消费者的需求能力相互连接,两者相互影响,甚至有可能会打破企业价值的均衡联结
一般来说,在企业内部中,在不增加成本投入的情况下,企业的业务水平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消费者和业务的价值均衡就将不会被打破
此外,企业可以通过自身能力的提高,解除相关的政策管制,进而可有效移动相应的价值曲线,维护价值均衡
在业务不适应社会形势的情况下,就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突破,打破旧的均衡联结,构建新的均衡联结
二、 如何促进企业的发展转型
(一) 扩展经济服务化的领域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产业发展模式也有了不小的变化,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产业和第四产业的信息技术产业越来越受到企业发展转型的青睐
为此,企业可以不断拓宽自己的经济领域和范围,实现资源整合,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与此同时,企业要注意产业的相关性,在没有相关资源可以利用的情况下,不便轻易投入到陌生的产业领域,以免发生企业文化之间的冲突
(二) 加快企业发展经营的网络信息化进程
毫无疑问,我国目前已经被卷入到信息化的浪潮中去,面对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和更新,各行各业都利用信息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企业在转型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信息时代的背景,应该努力实现经营的信息化
只有通过不断购进新的信息技术设备,才能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扩展企业的经营空间,加强与其它行业的合作
(三) 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坚持多元化发展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很重要问题就是产业链不完整,或者是所具有的产业链层次较低,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受众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企业在发展转型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创新自己的经营模式,构建完整产业链,同时为了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应该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始终贯彻科学发展观
此外,企业还应坚持多元化发展,转变竞争策略,通过差异化的策略提高竞争力,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转型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手段,是企业面对新兴市场的重要举措
总之,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就必须尽快进行企业转型,只有不断加强自身观念,改变经营方式,加大创新力度,实现企业发展转型,才可以使企业获取最大程度上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分析企业经营发展转型的条件和方法[J].现代商业,2014(06)
[2]陈 忠,李雅,魏国江.我国小微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