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网工程的扩大,所需要的成本及造价就越来越高,因此,加强对工程造价及成本管理,不断改进工程造价及成本管理方法,才能最大可能地减少造价及成本,从而给输变电工程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基本常识
1.1输变电工程造价
从项目选定、评估、招投标到竣工验收,所产生费用的总和就是输变电工程的造价成本。从输变电工程来看,其往往需要投入较大的工程造价,不同的工程,有着不同的结构及设备配置的要求。在进行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具有很多动态化因素,直接影响着工程的造价成本。
1.2成本管理
为了达到预期的投资目标,就需要科学规划,做好设计、预算及控制。在实际工程造价及成本管理中,有的施工企业对工程造价及成本管理认识不到位,仅仅采用多计算工程量和增加单价的方式来达到提升工程量的目的。在工程预算和阶段编制过程中,因为其程序比较繁琐,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在预结算控制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全体人员参与造价及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开源节流,实行责权利捆绑,加强造价及成本管理。
1.3工程成本管理方法
在进行输变电工程中,要切实注重成本管理。首先,是做好成本分析。用项目分析法,开源参照统计资料,对人工费、施工机械费、直接费用、间接费用等从预算数和实际数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预算成本及实际成本的对比分析,发现问题所在,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将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避免进一步扩大。明确责任,细化责任,强化成本控制的管理,不断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2.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2.1成本意识不够高
现在的市场竞争日益剧烈,有的施工企业为了接到工程,不惜采用高价中标的方式来承揽工程,从而导致企业出现亏损。有的则采用不注重成本控制,不惜高息贷款来承揽工程,从而加重施工企业负担。在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着诸多的缺陷,资源利用率不高,特别是对预算不注重,从而导致工程造价偏高,成本过大。
2.2合同管理不到位
合同管理是造价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也是控制成本的重要途径。有的施工企业只重视合同签订,而对中标前的合同管理不重视,对工程前期合同管理不够重视,没有做好合同管理,导致项目管理人员对合同情况不了解。由于进度计划编制不到位,从而就影响了工程系列的成本管理。
2.3成本预算不到位
在进行成本估计过程中,由于分析方法不科学或是不合理,特别是对投标成本的重视度不够,没有认真分析研究文件,对施工方案的优化不够,导致施工方案设计不科学,对生产要素的配置不合理,导致成本预算不到位。对工程设备供应定额、实物量的调查摸底不准确,导致任务分解不均匀,影响了成本预算编制及控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4成本控制不到位
一是过程变更随意性较大。在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在施工前对设计图纸及设计方案的会审不严格,导致原来设计的方案的科学性不够,特别是在执行过程,没有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执行到位,就容易出现变更设计的问题,从而导致工程施工量增加,就会使成本投入过大,造成造价偏高的问题。
二是质量控制不当导致返工量增加。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由于对成本、质量、进度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到位,往往只是一味地控制工程造价成本而忽略了质量,有的甚至采用偷工减料、以此充好的方式,这样就埋下了质量隐患。一旦在工序验收时质量不合格,就需要进行返工,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造成造价及成本的大大增加。二是缺乏全过程成本控制。在输变电工程造价及成本管理时,往往只是以事后成本控制为主,这样只能是在发现造价成本问题后才进行处理,往往使造成的损失无法弥补。没有以事前成本控制和事中成本控制有机结合起来,导致这样的成本控制具有严重的滞后性。由此可见,事后成本控制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输变电工程造价及成本管理的需要,就需要进行改革创新。
三是缺乏全员参与成本控制。在输变电工程造价及成本管理过程中,一般施工人员认为造价及成本管理只是决策层和管理层的事情,而与他们没有多大关系,因此,在日常施工中,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成本意识十分单薄,导致材料浪费严重,窝工事件频发,施工机械设备大修费用过多等。
3.提高造价及成本管理方法的对策与建议
3.1强化成本意识,狠抓合同管理
一是强化成本意识。针对日益剧烈的市场竞争,作为施工企业,必须强化成本意识,注重成本控制。在输变电工